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可转债
安徽2个I型小城市将晋升为II[皖I]
原标题:
安徽2个I型小城市将晋升为II型大城市,1市人口500万,1市在皖南
本文关键词:皖I
近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,经济结构也在持续优化,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。特别是以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等为代表的中部地区,充分发挥承东启西,沟通南北的桥梁纽带作用,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。
随着“十四五”的全面开启,中部地区将积极发挥区位优势,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,大力承接产业转移,有力推动了省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
其中,毗邻长三角地区的安徽省发展迅速,已然成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“黑马”省份,并有望率先挤入我国发达省份行列。

安徽省,位于我国华东地区、长江中下游,从地理上看属于中部地区,但从区域发展来看,已经全方位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。
安徽周边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省份接壤,长江、淮河穿省而过,再加上拥有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,使得具备了通江达海的水陆交通网络体系。

安徽总面积14.01万平方公里,辖16个地级市、9个县级市、50个县,常住人口为6113万,是我国的人口大省。
安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,2021年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达到7013个,实际到位资金为16207.2亿元,同比增长14.9%,其中苏浙沪投资占比超过50%。大量的省外资金的流入,也让安徽各项经济指标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。

2021年安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959.2亿元,人均GDP为70393元,总量和人均分别位居全国第11位、13位。
相比2010年,安徽总量前移了3位,人均前移了13位,预计2022年安徽有望GDP总量超过上海,历史性进入全国十强行列。
目前,安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辽宁、河北、湖南、河南、江西、四川等大多数省份,融入长三角后,在苏浙沪等“兄弟”省市的帮助下,经济还将更为迅速。

芜湖
根据安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,提出构建“一圈两区三带多中心多节点”的城镇发展格局,即:
“一圈”是指支持建设合肥都市圈;
“两区”是指建设皖北新兴城镇发展区和皖南文化绿色城镇示范区;
“三带”是指建设沿江城市带、沿淮城镇带和淮合宣城市带;
“多中心”是指支持安徽16个地级市建设中心城市;
“多节点”是指支持安徽县城和重点城镇发展建设。
此外,根据安徽规划,将支持建设1个特大城市、1个I型大城市、12个II型大城市,其中有2个地级小城市也将晋升为II型大城市。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2个城市吧。

亳州
支持2个I型小城市将晋升为II型大城市:亳州、宣城
亳州和宣城市在安徽16个地级市之中建市较晚,撤地设市也就20余年,不过这2个城市发展较为迅速,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。从目前安徽城市建设情况来看,亳州与宣城市目前仍然属于I型小城市(城区人口20万—50万),不过根据安徽省规划将支持亳州、宣城2个地级市建设成为II型大城市(城区人口100万—300万)。

宣城
需要提醒的是,从我国城市等级来看,以城区人口为标准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,但城区人口并不等于市区人口,需要扣除市区中农村和乡镇人口。因此,尽管有很多城市市区人口已经超过100万,但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大城市。
从市域人口上看,亳州常住总人口已经达到了500万,其中谯城区常住人口为154万,虽然近年来亳州城镇化率提升较快,但距离建成为II型大城市依然有很大差距。宣城市常住总人口为250万,其中宣州区为77万。
总体来看,尽管亳州与宣城只有1个区,但城市人口腹地都不小,特别是亳州市,未来亳州有望率先建设成为II型大城市。宣城市在“十四五”内应该是不可能,但在2035年之前完全有机会建成II型大城市。

从经济上看,亳州与宣城,一个位于皖北地区,一个位于皖东南地区。2021年亳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972.7亿元,人均GDP为39454元,总量和人均分别位居全省第9位、第15位。
2021年宣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833.9亿元,人均GDP为73356元,总量居全省第11位,人均第7位。
可以看出,经济总量上亳州与宣城相差不大,但人均GDP方面存在较大差距,另外宣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亳州。

亳州市作为皖北城市,近年来整体经济发展较为迅速,特别是经过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,亳州在经济总量方面反超宣城。但同时由于区位上的差异,距离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较远,城市在产业转移方面处于劣势,不过人口优势或将成为亳州崛起的关键因素,未来再加上皖北地区政策优势,综合经济实力一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宣城市作为皖南城市,区位优势是宣城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最大资本,由于无缝对接苏浙沪核心区,与南京、杭州、无锡、常住、湖州、芜湖等多个特大城市、大城市相连,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。但宣城市最大的不足就是常住人口不多,不到300万的人口,在发展经济方面显示出劣势。
未来宣城市将充分加强区域合作,推动苏皖合作示范区和“一地六县”合作区建设,经济有望驶入发展快车道。

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将有力促进了亳州与宣城的城市建设大提升,相信再用5-15年的时间这2个城市与一定会与其他城市一道建成大城市。
关注小编,分享更多精彩。
皖I
相关文章
- 安徽9校,谁能更早拿到博士点?[皖I]
- 安徽2个I型小城市将晋升为II[皖I]
- 安徽防汛应急响应提至I级[皖I]
- 正式一本!安徽科技学院更名大学[皖I]
- 合肥博士授权单位增至8所!安徽[皖I]
- 853名!安徽建筑大学2022[皖I]
- 安徽合肥防洪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[皖I]
- 向警旗致敬 I 安徽公安特警“[皖I]
- 最高分超过一本线!安徽科院发布[皖I]
- 安徽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[皖I]
- 安徽9校,谁能更早拿到博士点?[皖I]
- 安徽2个I型小城市将晋升为II[皖I]
- 安徽防汛应急响应提至I级[皖I]
- 正式一本!安徽科技学院更名大学[皖I]
- 合肥博士授权单位增至8所!安徽[皖I]
- 853名!安徽建筑大学2022[皖I]
- 安徽合肥防洪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[皖I]
- 向警旗致敬 I 安徽公安特警“[皖I]
- 最高分超过一本线!安徽科院发布[皖I]
- 安徽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[皖I]